Wednesday, September 24, 2008

那一年,我与奶农的“战斗”

zz from xys

那一年,我与奶农的“战斗”

  作者:蜂带刀

  本人一向是比较傲比较嚣张的活着的,但要问俺做得最得意的事情,俺会说,
那年俺部分的改变了当地的风气。

  下乡

  那是1998年,本人21周岁,“官拜”(哈哈)某知名食品集团某分厂某生产
线工段长,但比较郁闷的是,还没等筹建完,就被岁数和学历比俺更高的家伙挤
掉了,被派了个“闲职”,去调查原料基地(就是全县养牛户们)实况,每天骑
上自行车,戴上草帽,顺着大路小道摸进各个村,见到有养牛的就开聊。俺很喜
欢这种工作。当然,让俺喜欢的另一个原因是没人来考核俺的绩效甚至出勤,俺
的计划路线都是曲折的指向俺家,哈哈~~

  但俺是个不甘寂寞的家伙,所以每周还是写周报的,尤其是当时反复核算出
的“斤奶养殖成本计算公式”,不仅考虑了饲料成本,还计入了犊牛收入、医疗
开支、月收入心理核算等等。

  转型、contraband倾销:低价伤农

  业内人士们大致都知道,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则是一个高利期,各地纷
纷开发奶源和市场,奶量持续上涨。98年上半年是中国乳业的最低谷,不仅是一
个产业转型期,也与国家整体经济形式、居民消费状况、contraband倾销因素相
关,作用的结果就是小乳品厂纷纷停产,大中乳品企业勉强维持,这就只能限制
收奶量。结果就是这些负面效应直接或间接大部分散到了千万养牛户身上。

  当地是个养牛大县,存栏数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,但没有知名品牌支撑,
都是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。这时的局面就是,牛被杀掉2/3,甚至一些奶牛示
范村已经找不到一头奶牛!牛的价格从6k~8k直跌到6k买三头!可以想象,养牛
户的财产被“蒸发”掉多少。

  后来有人问俺,你怎么就能这么努力的干这个工作?怎么就能保持廉洁?俺
说,俺也不是雷锋,但俺不想看到老百姓悲伤的眼睛,不想看到骨瘦如柴的奶牛,
对于俺的工作来说,这是一种耻辱。

  (资金+质量)pk(黑白两道+掺假成风):天下第一难

  当地主要以散户饲养为主,牛场很少,绝大多数“奶户”必须通过个体奶贩
交售鲜奶,因乳品厂运转艰难(乳品生产资金周期很长,流动资金压力很大),
就成了工厂欠奶贩,奶贩欠奶户,到俺开始收奶时,不少奶户已被拖欠了6个月
以上的奶资。

  对于本公司来说,钱不成问题,反正集团大,互相倒腾一下就行。但作为一
个全国知名的食品集团,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格外严格,而产品质量的源头之一,
就是原料质量,对于原料奶的质量标准是超国标要求的,但当地却又是一个知名
的掺假基地。

  当地从8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养牛业,养殖经验还是比较成熟的,但掺假的经
验也是华北地区“首屈一指”的。以身试验者前仆后继,掺假的配方层出不穷,
他们几乎试验各种能找到的玩意。验假方法总是滞后于掺假配方的,同时也不可
能针对每天无数的样品进行几十种检验。奶贩们的检验手段更加缺乏,大多是凭
感官试验而已(俺们开玩笑说,奶贩子们都可以去当香水配制大师或者品酒大师,
哈哈~~),这很难保证质量,而奶贩的奶车如被乳品厂检验不合格,他们一次就
要赔数千元。

  还有一个难题在于,奶贩子们的“势力范围”的划分,不仅因地理和行政区
划,不仅靠技术和资金实力,也是多年火拼的结果,大奶贩不仅和乳品厂、当地
机关关系密切,也大都是黑白两道的人物,甚至有些就靠“出售”某村“特许收
购权”保持“稳定的收入”。俺们一个副厂长开玩笑说,以后得给咱每个奶站
(本公司的鲜奶收购站)都配两杆机关枪才行!

  而当掺假盛行时,在这个商品社会,即使有人良心的人也会倒两瓢水进去,
更不要说奶价早已远远低于正常所需饲料成本了,不掺假还不得赔死?!这已经
成为风气。甚至在俺们开始正式收购时,还发生了种种“笑话”:

  某次,俺们正在现场取样(资格认证的关键步骤之一),某奶户挤奶完成后,
还不等俺们取样,顺手倒了两瓢水进去,看得俺们目瞪口呆!竟然如此大胆?!
还是对自己的牛奶质量如此有信心(倒两瓢水仍符合收购标准)?奶户倒完水看
到俺们,突然猛拍大腿:我靠!习惯了!忘了你们在这。

  某次,突然发现某奶户奶质下降,立即下单让奶站人员去调查。第二天,被
告知,此奶户自从向本公司交奶后一向老实,但他外地上学的儿子放假归来,想
帮家里干点活,依“惯例”,每天向奶里加水两瓢~~

  也即,俺们需要面对的,是一个濒临心理崩溃的,有固有势力划分的,掺假
已经成为风气的原料基地。尤其对于后者,是俺们最头痛的,当地乳品厂有句话,
在当地收到好奶才是天下第一难,比计划生育难多了~~

  初遭挫折:奶在牛乳房里就是不合格的

  工作虽然难,但总得去干,俺也喜欢有挑战性的事。这时成立了“奶源领导
小组”,俺主要负责质量工作。业内人都知道,这是个坐在火山口的活儿。

  当时是试运行,奶贩和散奶户都可以到厂里来交,奶资当月就发,甚至可以
直接点钱,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来“试试”,但由于化验人员毫无经验可言,检验
标准又高得简直离谱,户不合格最高达87.5%,合格的奶才几十公斤而已,而俺
们的生产线,生产能力是一百多吨每天!这点奶还不够涮管道的呢~~

  奶贩子们也纷纷前来做“化学试验”(有时不得不佩服研究掺假的人,他们
能直接“做”出奶来),几乎就没合格过。不能说奶贩子们都是“坏人”,一个
想和俺们合作的大奶贩亲自监督收奶,运到公司,被判不合格,觉得一定是化验
出了问题。车间按生产流程把他送来的奶加工了一批,然后递给他品尝,他大大
咧咧的充满自信的喝了一大口,然后面部表情就有了变化,但忍住没吐出来,苦
着脸说:味道好极了。从此放弃合作。

  俺也对化验室的化验标准和程序感到怀疑,拉上化验室的骨干人马去了一个
小牛场,并且让奶源的弟兄们亲自打扫牛圈,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,边挤边化验!
化验的结果是:有一半以上的牛奶,在牛乳房里就是不合格的!这简直让俺们开
始绝望……

  而少数合格的散奶户,也频频受到“前雇主”们的“威胁”,甚至有一次,
奶贩子拉了一面包车壮汉径自开到公司内的交奶处,大声叫嚷:“把这些“叛徒”
的名字都给我记下来!”

  几个小牛场主和奶户和他对骂:“欠债换钱!把欠半年的奶支给我们!”但
大多数人保持沉默。

  奶贩子嚷:“往这交奶的就别想从我这要回奶支!”

  两拨人越走越近,一场“大战”即将开始….

  俺老妈经常教导俺,咱不惹事,也决不怕事,男人就该有个男子汉的样子。
所以俺只好面带惯常的笑容拦住奶贩,“有话好好说嘛,都是做生意的,八仙过
海,各显其能。”

  奶贩愣了一下,“你就是xx吗?”

  俺呵呵一笑,“是呵,你都知道我名字了呵,看来我臭名远扬了嘛~~”

  奶贩犹豫了一下,“好,咱们走着瞧!”带上人开车离去。

  奶户和奶源部的人围上来,“老x(娘的,俺当年才21周岁),可真有你的,
不过你可要小心了。”

  俺装作满不在乎,然后往不离肩的公文包里装上一把一尺来长的匕首(蜂
“带刀”)。不过,装了快一年,直到离开奶源和品质部门时,这把匕首也没用
上。估计是厂里和县里打了招呼,这是常务县长直接操持起来的企业嘛(但没筹
建完就合资了),俺们收购量也一直没彻底把奶贩子都挤倒闭。但有几个奶站在
初期运作时,和当地小奶贩子也发生过冲突,这几个奶站的司机很长时间都在驾
驶室里放几根铁棍,时刻准备着。但只要发生冲突,县里马上就直接派公共安全
专家抓捕(俺们是当之无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嘛),奶源部的人马们(后来
逐渐壮大起来)也要骑上摩托车(后来人均一辆),开上吉普车,去那里“示威”
一圈。

  但这样仍解决不了收不到合格奶的困境。断断续续的生产几周后,只得停产。
这对于刚起步的奶源部门来说,是一个严峻的考验,因为奶户们都是做了半天甚
至几天的“思想工作”拉来的,俺们保证会一直收购下去,本来奶户就对俺们的
质量标准和化验方法骂声四起,不过是看在俺们唐僧般的“苦苦哀求”,甚至自
备扫帚、喷雾器去给他们打扫牛圈的面子上,不好意思不来罢了。这停止收奶,
恐怕要出大事的。俺们相互苦笑,弟兄们明天都戴钢盔上班吧~~

  出乎意料的是,当天很平静。奶户纷纷说,“就看在你们给我们打扫牛圈的
份上,你们下次开业,我们还来!”而且,他们都变戏法般的掏出一叠“奶本”
(收购凭证和记帐本,每本代表一家奶贩和公司),“俺们早预备好了,你们不
用担心我们没处交奶~~你们化验确实太严了点,但就因为这,我们相信你们一定
能成。”

  其实当时俺组织弟兄们组成小组,统一白背心(有“巨大”的企业标志)骑
车下乡,颇有演戏的感觉(因为还发了草帽,所以被同事们喊作“便衣队”“汉
奸队”,哈哈)。当地老乡哪里见过这阵势的收奶员?哪里见过给他们打扫牛圈
的收奶员?被服务的奶户也自觉脸上有光,交奶更是板上钉钉。但俺没想到,这
出戏最终“收买”了如此多而坚定的民心。而化验室严格遵守某领导搞怪时喊出
的“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!”的口号,却让大多数本知善恶的奶户看到希
望。

  现在,俺知道了点关于意识与行为的常识,实际上,这就把所有参与这项工
作的员工,所有参与交奶的奶户都带入了“这出戏” 里,他们不仅是在工作是
在交售,他们更有某个信念在鼓动着,不知觉的合演了这出戏,这出戏以后将在
全县到处上演,并最终很大程度的改变风气。原来,这个世界,老实人是可以不
吃亏的。


  背水一战:从开馆验尸到预防控制

  停产的日子,大家都很压抑。总部又派来品质技术人员,俺代表奶源部门和
她(半年前,她曾经对俺的学历(中专)表示过藐视,正好出气)进行了一下午
的对骂式的技术讨论。结果是,表示同情,可以理解,但收购标准不变,如一个
月后再次收奶失败,总部将关闭这条生产线,设备出售。

  俺仍对质量标准不满,但俺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关闭生产线的结果,因为这将
意味着,当地奶户将陷入真正的绝望。但俺们不仅是在和畜牧技术、品质技术做
“斗争”,也是在和一股既成的风气做“斗争”,看似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  分厂领导们做出“决策”:既然所有现成的方法都不能保证原料质量,那就
“闭门造车”,设计一个理想的质量保证体系出来!然后强制推行,背水一战!

 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论证,经过参考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,一个质量保证体
系出来了,和当地历史上的“到厂化验+重量计量”不同,这个体系以公司奶站
为运作基点,不收购任何奶贩转交;从奶牛产犊开始进行监督,必须现场取样合
格才能许可交售,每天每户留样品备检;以脂肪、蛋白为计价单位而不是总重,
实际奶价按奶质可能相差50%以上,促进养好牛,交好奶,拿高价的良性循环;
抽检留样化验,每月发奶资一次,掺假一次,扣全月奶款,永远拒收,直至追究
法律责任;严格对养牛环境、收购环境的控制;加强培训和医疗服务工作。

  可见,这种质量保证体系的工作量是巨大的,在建设奶站初期,奶源部的人
必须赶在每天第一次挤奶之前(5:00~6:00)到达奶户家里,在第三次挤奶结束
(21:00~22:00)才能回去睡觉,很多时候就是睡在奶户家里的。当时有摩托车
的还少,俺就蹬掉过2个自行车脚蹬子,奶站的兄弟们就更不用说了。也有比较
搞笑的时候,有次取样结束需要到另一个村里去睡觉,村里没路灯,进去就迷路
了,两个领路的奶站人员还发生了争议,摸黑绕吧~~终于摸到那个奶户家门口,
奶户早已迎接出来,“听到村里的狗叫,就知道你们来了,但一会就叫到东面去
了,就知道你们转向了,哈哈哈哈~~”

  没啥比发奶款时更有说服力了,因为俺早已精确的计算了奶户成本和心理收
益,所以奶质稍低的也可以接受,奶质好的则眉开眼笑,频频向别人“吹嘘”养
牛经验。

  经过两个月起早贪黑,两个试验奶站获得成功,日收奶量终于成吨成吨的了,
比起当年几十公斤的合格量,真是让人振奋,有些其他厂和总部的化验人员感叹,
我们从没闻到过这么香的奶。还有很多奶户甚至村、乡干部出面,到公司要求把
新奶站设在他们村,并且可以免费提供场地、水电。

  但作为已经是品管部奶源稽查组长的俺,却知道,对质量体系的考验才刚刚
开始。


  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

  究竟是魔高还是道高,其实要看谁智商高,谁技术高。

  俺们品管部早已预料到,今后的控制重点其实是在奶站,首先要提高奶站人
员的工作质量水平,其次要防止他们自己捣鬼。对于第一个问题,俺编写了大量
培训教材,奶源部要求每个人必须背诵全套质量保证体系(几个月以后,俺才发
现写时比较仓促,有几处笔误和为了处理库房存货的写法,也被奉为“圣经”),
并且不定期举行畜牧知识培训。俺又发动奶源稽查组每人(其实算上俺,总共4
个人)都去想,如果自己是奶站人员,会去怎么捣鬼?再一起讨论监督办法,确
定阶段检查重点。

  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奶户,则主要以检测数据为基础,资质样品为基点,长期
监控为方式。在理论上,如果掺假,必须精确的添加“配比符合以前数据”的牛
奶的“各种成分”,而还要符合核定的奶量,在没有先进检测仪器和一定化学知
识的前提下,还要经受不定期的各种验假试验的考验,其困难度足以打消其掺假
“热情”。

  当然,如果某“高人”能打通奶户、奶站、奶源部、化验室的极端情况俺们
也考虑到了。并且由于经验的持续推广,连财务部的大姐小姐们都开始对此感兴
趣,并在俺调离后,她们发现了一次牛场和奶站联合捣鬼事件。

  但恶劣风气或者说人的劣根性的作用并非就是这么容易消除的,在收奶几个
月后,俺们第一次用微机做出奶质曲线图时奇怪的发现,几乎奶站的质量都突然
降低了 4次,每次1~3天。大伙七嘴八舌一阵,终于想到,这就是在俺们稽查组
每次取“定价样品”(当时规定,只有稽查组人员在收购现场取样,才能作为核
算当月奶价的样品,因为时间不允许全检取平均值,也防止奶站人员捣鬼)之后!
因为俺们当时基本是每周一次取定价样品,在刚取样一次后,第二天肯定不会再
去。又是一阵七嘴八舌之后决定:连续去奶站两天,第一天的取样不做定价,第
二天的取样才算定价;彻底打乱取样频率每周一次的惯例,可能隔几天,可能隔
半个月,可能连续3~5天都在某个奶站“逛游”。结果嘛,很显然,奶户们彻底
晕了,很多人连续两天看到稽查员出现在奶站,那表情……后来不少奶户苦笑道:
你们真“毒” 呵,我就掺水那么一次就赔惨喽~~

  长期的数据分析+及时的现场调查,让俺学到了很多知识,比如某指标异常
是牛犯栏(发情)了,某指标异常是牛消化不良了。奶户们惊叹,连俺家牛出这
点小毛病你们都能发现啊。俺不怕把原理告诉他们,反正他们知道越多,就更戒
惧些,并且稍稍夸张一下:我们验奶质,就像给人验血一样,想掺假是不可能的
~~并且通过奶质分析指导他们调整饲料配比,尽快提高奶质获得高价。到了后来,
本公司的奶质报告(每月张榜)甚至已经成了当地奶牛买卖的基本依据。

  很长时间里,质量工作是绝不能放松的,因为掺假将以对数级扩散。今天张
三掺假没被发现(因为抽检频率的空档。但奶户就以为俺们不能发现),明天张
三的亲戚朋友李四、王五就会掺,后天就是这三个人的亲戚朋友,大后天可能就
是整个村,大大后天就是整个奶站,一周之后甚至可能是整个县!可能有人会说,
干脆让他们掺,当月底公布处罚,你们不就能几乎不花钱的收一个月奶了吗?但
这却是以质量作为代价的,是俺们决不容许的。黑道的办法只能制造B社会,正
大的思路才有可能换来一个光明的世界。

  当奶站均达到质量要求后,则开始提高对奶站的质量要求,提升整体原料质
量。

  这么折腾的结果就是:俺在奶源稽查组的将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仅一车奶
被判定不合格,奶户合格率一直在95%以上,某些产品质量指标高于国标30%以
上。

  而俺的威信嘛,奶站人员感叹,奶户们交奶都是乱哄哄的,但只要你一来,
他们立刻鸦鹊无声排好队~~


  尾声

  在奶源稽查组一年后,本人被调至生产线,在又一次背水一战(在总部限定
的最后5min(否则他们又要卖生产线),特级产品终于被制造了出来)之后,本
人成了生产线主管,那时,俺快过23周岁的生日了。但不久,俺离开了那个企业。

  也不知为啥,俺一直没想要发财,所以也一直没发财,但俺总是比较傲着比
较嚣张着的活着。
  俺的一个老领导说过,品管部就是企业内部的检察院。而这件事,则是俺对
“法制”有所理解的开始。
  现在看来,这好像俺们的国家,不是吗?而解决的思路,会有很大区别吗?
在写完之后才发现,俺“不自觉的”掺进了大量暗示。
  有些人总是丧失信心,或感觉无从下手。但俺总是奇怪的自信着,因为俺知
道:是最恶劣的地区,还是最优质的地区,有时不就是“一念之差”吗?

  谢谢看完!
  别去猜:俺是谁?那个县是哪个县?那个厂是哪个厂?俺不会说的,但会有
数千人作证以上均为属实。
  如当年的朋友看到这个帖子,希望能知道,俺很想念你们,俺最热情的岁月
是和你们在一起渡过的。

No comments: